要闻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地市 艺体 更多

延安:践行“两山”理论,为了“心中那片绿”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2-07-12 09:16:39

盛夏时节,走进圣地陕西延安,印象中的“黄土高坡”已不见,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葱茏。这里的人民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努力践行“两山”理论,为了“心中那片绿”,把这片热土打造成:“青山隐隐水迢迢”,不似江南胜江南。

一杆钓“活”一池水

绿水青山绕龙城,一杆钓活一池水。这里是黄龙渔业休闲小镇,但见这座集现代休闲垂钓、前沿渔业养殖、渔猎文化研学、中草药康养、田园式乡景为一体的复合型特色小镇,人流如梭,热闹非凡。

“自从发展渔业小镇后,村民们收入都增加了不少。每次举办钓鱼大赛,村子里会来很多游客,村民们通过摆摊、经营民宿获得不少收入。”石堡镇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克强在谈到村民收入情况时说道。刘克强表示,小镇探索建立多元市场利益机制,组建村集体全资持股浩淼农文旅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通过赛事运营业务创收900万元,实现村集体分红59.4万元,村民人均分红455.6元。渔业小镇的种种尝试,将农户镶嵌到产业链上,实现村民变股民、下地变上班、老乡变老板的好日子。

近年来,随着钓鱼运动事业蓬勃发展,钓鱼由传统娱乐活动已发展成为现代竞技运动产业,广大垂钓爱好者称钓鱼为“水上高尔夫”。黄龙县优越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其发展渔业小镇的区位优势,黄龙县委、县政府积极利用区内天蓝、山绿、水清的生态资源,发展休闲垂钓产业,打造渔业休闲小镇,用一杆钓“活”一池水。据黄龙县石堡镇副镇长漆永辉介绍,随着渔业休闲小镇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游客被吸引来这里休闲垂钓。黄龙县借此举办专业的垂钓赛事,累计举办多场200-800人的大中型赛事,随着“来黄龙、打比赛、钓头彩”赛事效应持续升温,黄龙县赛事经济发展火热。

数据表明,垂钓赛事的举办将直接拉动村民收入增长。据悉,每次赛事雇用保洁、辅助裁判、交通疏导员等临时用工人员百余人,平均每人300元/天。因举办赛事而临时入驻的摊位平均收入也在千元以上,黄龙特色农产品蜂蜜、核桃也借此销量大增。赛事经济直接刺激当地消费市场,置地产、做餐饮成为新的投资方向、就业平台。

田园综合体成乡游网红打卡点

走进富县张家湾镇川庄村,但见葫芦河水穿村而过,滋润着河两岸肥沃的稻田。经过精心哺育的水稻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成为这个村的一大富民产业。

近年来,川庄村将水稻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抓手,通过成立合作社,开发稻田养鸭、养鱼等方式更新了水稻种植技术,陆续完善了水稻灌溉系统,扩大了水稻种植规模,累计恢复稻田568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0%,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稻专业村。同时,积极探索实践“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利益联结机制,组织群众抱团发展,实现水稻种植“六统一”(即统一稻谷品种、统一托盘育秧、统一机械插秧、统一施肥用药、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品牌营销),借助“直罗贡米”地理认证品牌,注册了“鄜州西川”商标,新建大米加工厂1个,在建农机合作社、农产品展示(直营)店一个,配置耙田机、插秧机、收割机等机械设备10余台。2021年合作社为群众统销大米100余吨,总价值70余万元,亩均水田收入2700余元。

今年,川庄村以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切入点,实现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累计投资30余万元新建标准化集中育秧基地,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20座大棚每次可育秧1000亩,同时引进一套大棚育秧机械设备,可供全镇700余户水稻种植户购买秧苗。旨在通过合作社的建立,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在大幅减少劳动力投入的同时增加集体收入。本期秧苗出售后预计可以为集体增加收入4.5万元。

追风赶月不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以川庄村为核心的千亩有机水稻产业园区,形成了沿葫芦河景观带。伴随着逐步建立起的“吃农家饭菜、住农家院落、购乡土特产、游生态乡村、赏田园风光、采绿色蔬果、体农事乐趣”的乡村旅游体系,未来的川庄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将迅速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点,从而带动本地经济的飞速大发展。

三色融合成就多彩纸房

纸房村,位于甘泉县西南部,六府路东沟川沿线,北距县城16公里。近年来,纸房村以党建为引领,按照“支部强、民心翼,产业兴、环境美”的发展思路,“三色”融合,全力打造多彩纸房,2021年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示范村。

以红色为本色,赓续红色血脉。村里依托象鼻子湾“雪地讲话”旧址红色资源,升级打造府村川历史文化展览馆,打造“实景课堂“”体验课堂“”光影课堂”“典型课堂”,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扎实开展“固本强基、队伍提升、党建赋能”三大行动,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头雁”作用,提升改造便民服务中心、“爱心超市“”樊九平式”调解室、村级卫生室、幸福院等,为全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以绿色为底色,夯实产业基础。村里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引导群众流转川地1036亩,建成光伏扶贫基地,每年户均增收3000元;率先在全县探索“光伏板下经济”,建成年生产55万棒食用菌基地,实现土地二次创收,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5万元;平整山地1200多亩,与陕西果业集团合作发展山地苹果,以土地入股分红模式,建立带贫益贫机制,促进脱贫户增收致富;以“雪地讲话”旧址为依托,建设集餐饮、培训、民宿等一体的红色文化民俗村,与陕西纵横管理资讯有限公司合作运营管理,打造沉浸式红色体验环境,以红色文化结合数字党建推动乡村振兴,形成红色文化引导客流,黄土魅力留住客流,绿色产业推动客流,整合带动地方特色农产品。年可接待培训1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年可盈利100万元,真正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绿色优势产业。

以蓝色为成色,做好为民服务。村里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以“清三堆”“治五乱”为重点,坚持网格化管理、门前“四包两禁止”长效机制常态化,真抓实干,打好人居环境“持久战”;严格执行《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实施方案》,对全村人口进行网格化管理,实行周统计、月汇总制度,动态监测防止规模性返贫,凝心聚力,传好有效衔接“接力棒”。依托“学思堂”、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站等载体,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建立健全信用甘泉体系,为就业、上学、参军、贷款等提供参考依据。

  责任编辑: 辛晓霞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