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地市 艺体 更多

铜川:以国家高新区创建为契机 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铜川日报 2022-07-05 11:02:40

铜川市围绕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定位,“以建促升、对标创建”,国家高新区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2020年在17个省级高新区年度综合评价中,铜川市提升6个位次,位居全省第3位。2021年9月23日,省政府明确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铜川高新区等5个高新区予以表彰。

高新区在全市的经济发展主引擎地位凸显。铜川高新区充分发挥在全市的创新引领作用,推进创新资源共享与产业链协同,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周边区县、园区协同发展。截至2021年底,铜川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393.69亿元,增速11.3%;工业总产值达201.7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1.68%;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9.75亿元,占全市35.42%;全年税收收入12.29亿元,占全市29.6%;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7家,占全市36.8%。

创新创业平台增速显著提升。以推进“两链”深度融合为导向,加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已累计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2家,省级研发机构9家,市级研发机构19家,共计30家。累计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11个,新增刘加平院士工作室等2家院士工作站,高正明专家工作站等2家专家工作站,较上年增长57%。培育认定各类双创孵化载体共计6家,较上年增长20%。铜川云端产业孵化园成功升级省级孵化载体;铜川创业大街、麟字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已经陕西省科技厅公示并推荐至国家科技部,有望冲刺国家级孵化载体。区内孵化载体在孵企业超过300家,其中科技企业占比达40%。

科技型企业主体数量再创新高。铜川高新区大力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行动,对辖区内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深度挖掘、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建立企业分类培育库,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链条,为入库企业提供跟踪培育。截至2021年底,已成功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9家,其中新增想象力、镁高镁、隽美等12家,较上年增长71%;完成了澳威激光、星宇航泰、日月芯等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9家,较上年增长188%。大秦铝业成功认定为瞪羚企业,成为我市首家瞪羚企业。铭帝集团有限公司和铜川秦瀚陶粒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零的突破。

四大专业产业集聚区初具雏形。

一是打造轻量化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以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依托,以循环经济为牵引,推进传统“煤—电—铝”产业链延伸,形成铝液—铝锭—铝合金材料—铝精深加工产品产业链,大力发展轻量化材料及装备制造产业。瞄准国际前沿技术,以打造西北最大的高端航空合金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为目标,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高端铝锂合金、铝镁合金、连续碳纤维智能化热塑性复合材料研制生产,启动建设陕西铝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陕西(铜川)铝基新材料及铝产品检测检验中心,引进天众新型材料产业园、谢赫特曼诺贝尔奖新材料产业基地等项目,高端铝业型材、预拉伸中厚板、铝锂合金、镁锂合金板材等生产线加快建设,谢赫特曼诺贝尔奖新材料产业基地3D打印镁合金材料项目填补了我省3D打印镁合金材料制备、工艺及技术开发的空白。

二是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集聚区。以中国(铜川)商业航天科技产业园为依托,承担商业航天中试孵化、生产制造、航天数据应用示范、生活配套、航天科普等功能,重点发展卫星与火箭制造、卫星测运控、卫星数据处理应用等产业,全面建成航天科技产业园,航天振邦精密机械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商业航天城测控网指挥中心和展示中心内部装修顺利进行,商业航天测控网铜川中心基站三期项目加快推进,航天装备、航天测控全产业链正在完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三是打造光电产业集聚区。以新材料产业园区为依托,抢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机遇,积极对标全省“追光计划”,按照“园区+科研+产业”模式,建成光电子集成产业园,布局建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建成陕西省先进光学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瞬态光学重点实验室特种激光研究中心、侯洵院士工作站、高正明专家工作站、陕西澳通激光技术装备创新中心、西安邮电大学集成电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集聚20余家企业,初步形成“光电材料—光电芯片设计研发、生产、封装测试—光电元器件”产业链,大力推进光电子产业发展,成为陕西继西安之后的第二大光电子产业发展基地。

四是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以铜川高新区南部区域为核心,承担科技研发、生产制造等功能,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产业。以存量土地盘活挖潜和空间功能置换等方式,更新布局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与项目。依托铜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及周边连片区域打造研发创新、科技服务、商务配套等集中区,建设生物医药公共创新研发中心、西北中药材交易服务创新平台,天一秦昆中成药及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国科中标中药检测中心基本建成,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第三方检测平台。

  责任编辑: 辛晓霞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