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地市 艺体 更多

陕西铜川:三年城镇新增就业达2.78万人次!稳居陕西省第一方阵

来源:铜川日报 2021-09-08 11:09:54

原标题:端牢“饭碗”稳就业加码护航促创业

铜川创业大街是孵化科技型企业的摇篮,截至目前,累计入驻各类企业176家。

近年来,铜川市人社工作紧紧围绕“民生为本、就业优先”战略,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中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疫情,未雨绸缪,出台各项积极有效的就业政策,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保居民就业任务,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减负、稳岗、扩就业“三管齐下”,千方百计增强企业稳定性和创造就业岗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力资源保障。三年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2.78万人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8%以内,任务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68亿元,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2万人次。

为企业释压减负 稳岗位稳就业

铜川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为创业者聚力赋能

近年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运行下行等压力,帮助企业稳定岗位,帮助职工端稳饭碗,实施“返、减、免、补、训”五轮驱动,打出系列组合拳,用真金白银保障企业运转、稳定职工队伍、助力企业脱困爬坡发展。

稳岗返还蹄疾步稳。对正常参保缴费1年以上、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非“僵尸”和严重失信企业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对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较大的餐饮、酒店、旅游、零售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做到了重点关注、快审快办。连续两年争取失业保险省级调剂金4.22亿元,缓解和弥补了我市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近三年,全市共发放稳岗返还688户次企业3.57亿元,惠及职工7.94万人。

社保“减免”落地见效。疫情期间,铜川市人社局积极落实国家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减免缓”政策。2020年2-12月对中小微企业免征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2—6月对大型企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减半征收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及时对经办系统进行调整完善,对参保企业类型进行统一划型,积极推行不见面服务。全市累计减免企业养老、工伤、失业社保费2.4亿元,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能,切实减轻疫情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影响。有力保障企业轻装上阵、小步快跑。

就困稳岗措施有力。为鼓励、支持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促进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我市积极落实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的发放工作。近三年对89家单位申报的社保补贴资料及人员在岗情况进行了核实,发放社会保险补贴766.2万元。2020年对吸纳返乡人员、贫困劳动力的企业及时兑现岗位补贴,共为85家企业落实岗位补贴197.8万元。

技能提升成效显著。积极推动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训资源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县校合作。人社部门成立技能提升培训“服务团”,力保培训服务“不断档”“不掉线”,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全市大力开展企业订单、定岗、定向式培训,推出定制型技能培训,突出培训质量。三年来,累计投入专项资金6500余万元,开展技能提升培训6.6万人次,累计为2198名企事业单位职工审批发放技能提升补贴308万元,鼓励引导企业职工提高技能。全面展开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目前全市已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9家,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929人。

赋能创新创业 扩岗位扩就业

位于耀州区五台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点的群众在家门口的伊凯文箱包社区工厂上班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铜川市将“鼓励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

创业平台迅猛发展。搭建创业平台是促进创业的有力举措。近年来,市人社局在增加创业平台的数量、提高创业平台的质量上用心用功,不断提高创业服务质量、延伸服务触角。全市目前建成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轻资产创业的大学生孵化园、侧重科技型企业落地铜川的创业大街等各类孵化基地97个,建成标准化创业中心41个。各个平台秉持“不缺位、不越位”的原则,从创业者初期的创业培训、创业计划到市场评估、资金预算再到风险防范、扩大规模,为创业人员的创业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形成分布广泛、各具特色、聚力服务的平台功能体系。截至目前,累计入驻各类平台创业企业3845家,培育了年销售额千万以上企业7家,带动就业2.3万人次。

融资服务凸显效能。市人社局紧盯市场主体建立、壮大过程中融资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创新思路举措,打破瓶颈壁垒,相继推出了非贫困县(区)第三年地方财政贴息、高校毕业生信用担保贷款、小微企业贴息额度由300万提高至500万、“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乡村振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等相关政策,简化工作流程、拓宽反担保面支持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充分发挥了创业贷款对就业创业的促进作用,彰显了就业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温度”,本地创业创新带动就业潜力加速释放。近三年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68亿元,扶持、培育市场主体3131家,带动稳定就业15921人,以“贷”助“创”,有力助推了创业型城市发展和追赶超越转型发展大局。

招才引智精准发力。为了有力推进我市招才引智工作,切实增强人才储备和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铜川市人社局围绕经济发展,对标产业需求和“新就业形态”,灵活引才方式。多次深入高校、科研院所点对点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组织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百日千万”网络招聘行动暨第七届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行动,成立7个市级重点企业人才专班,在省内高校中建立铜川籍就业创业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强力吸引高层次、高技能等各类人才来铜回铜就业创业。近三年来,累计为全市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招引人才3466人,建成解决引进人才生活的人才公寓,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人力资源服务保障。

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近年来,市人社局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提高就业创业服务效能的主要举措,在“两提五减”(提服务,提效能,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跑动、减成本)上下功夫。近三年,开展创业培训3539人次,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451人595.4万元。同时将宣传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报纸、电视、LED屏、宣传栏、新媒体等多元化方式,面向社会大力开展就业创业宣传,三年累计发布文字、视频类政策解读、工作动态、招工信息1500余篇次,为持续提升全市营商环境贡献人社力量。

用心服务求职者 保就业保增收

今年4月,铜川市人社局组织创业大街青年企业家赴杭州举办“新青年新思路新拓展链接优质产业资源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培训班。

铜川市人社局坚持“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保稳定”这一理念,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落实,综合施策、协同发力,确保了群众有就业、稳增收。

求职招聘做实对接“点”。科学研判就业形势、疫情影响,建立动态岗位信息库,全方位进行岗位发布和对接,多渠道常态化发布用工信息。通过村级就业信息员推送、“就业大篷车”逐乡镇巡回招聘、鼓励民营人力资源机构及劳务经纪人开展省内外点对点的劳务对接、建设功能完备的人力资源市场等举措,开展“一对一”、点对点服务,三年来,累计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317场次,参与企业累计5405家,发布岗位信息23.1万个,在促进人岗匹配上多点开花,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达21.2人次,有力促进全市劳动力合理流动,充分就业。

引资建厂注入增收“泉”。自2019年起,铜川市大力推进社区工厂建设,把社区工厂作为统筹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和促进城乡融合、壮大活跃县域镇域经济的重要产业,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截至目前,政府投入建设、物流等各项补贴1674万元,已建成社区工厂92家,其中年产值超千万的有20家,上岗185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91人,铜川市社区工厂“5+n”总体布局初显成效,产业聚集基本形成,有效保障了易地搬迁劳动力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就业见习练好岗前“功”。为进一步扩容就业“蓄水池”,释放就业见习潜能,近年来,市人社局围绕青年群体就业工作,着力推进就业见习专项行动,促进青年群体快就业、稳就业。一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做到与企业精确对接,及时掌握见习需求,鼓励和引导企业申报就业见习基地和开发更多优质见习岗位的积极性,依托“秦云就业”线上平台,畅通信息互联互通渠道,组织举办供需双方见习对接线上线下洽谈会,促进就业见习双方供需匹配、人岗匹配。截至目前,全市已认定就业见习基地15家,三年来累计开发就业见习岗位7295个,累计拨付就业见习补贴1486.83万元。

兜底保障织密民生“网”。积极落实失业保险扩围政策,全面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建立市、县专员包抓机制,扩大宣传、主动对接,确保应保尽保、应扩尽扩。三年来,全市累计为4708名失业人员审核发放失业保险金、价格补贴等待遇4353万元,发放失业补助金(一次性生活补助)1479人966万元,为8345名“4050”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5345万元。积极落实公益岗兜底安置政策,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2万人次,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121个,给群众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中国·铜川产教融合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下一步,铜川市人社局将深入贯彻铜川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在“稳岗位”上下足功夫,在“扩就业”上铆足干劲,在“兜民生”上做足文章,推动“十四五”就业创业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凝心聚力为铜川经济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提供坚强人力资源保障。

来源:铜川日报

记者:段海洲

通讯员:辛治国杨晓娟

  责任编辑:瞿永昊 国光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