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地市 艺体 更多

《丝路文明》丨王建新:为丝路考古提供“中国方案”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2022-03-28 18:05:07

图片1

2015年,王建新教授指导中乌年轻队员发掘工作

“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地。”《汉书张骞传》中曾有⼀段这样的记载。

1991年6月,日本著名考古学家樋口隆康来西北⼤学作学术报告,精通⽇语的王建新担任翻译。报告过程中,樋口隆康问:“中国境内⽉⽒的考古⽂化遗存在哪⾥?”现场众⼈⾯⾯相觑、⽆⼈发声。而樋口隆康接着说:“要知道,中国才是⽉⽒的故乡。”

“中国才是⽉⽒的故乡”。那么,⽉⽒在国内的历史踪迹到底在何处?作为国内著名考古学者,王建新开始了“追踪⼤⽉⽒”的漫漫之路。从2009年开始,王建新就带队在中亚地区进⾏系统性的考古调查,这也是中国⾸次系统进⾏丝路考古⾏动。

20多年来,王建新把寻找和确认古代⽉⽒的考古学⽂化遗存作为课题研究的切⼊点,带领团队沿着张骞的⾜迹走进中亚,成为⾸⽀走出国⻔开展丝路研究的中国考古队。在实地考察与研究中,王建新团队取得了⼀系列重⼤考古发现,最终确认了《史记》《汉书》等⽂献记载的古代⽉⽒和康居的⽂化遗存。

王建新教授及其团队的重⼤考古发现,不仅成为中国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重要突破,还让中国丝路考古研究走出国⻔。

图片2

2001年甘肃马鬃山地区调查时与当地牧民合影

丝绸之路考古要有“中国视⻆”

“丝绸之路的概念本⾝是国外学者提出来的。事实上,在过去的上百年中,欧美、⽇本、俄罗斯等国外学者对丝绸之路做了⼤量的研究,积累了⼗分丰厚的材料。整体来看,在丝绸之路考古⽅⾯,西⽅学术界的研究历史⽐我们⻓很多。”王建新教授向我们讲道。

“那么,在国内丝绸之路考古其实也做了不少,包括被誉为‘中国丝路考古第⼀⼈’的⻩⽂弼先⽣以及我们的团队。但是这其中有⼀个关键问题就是我们的研究重点过去在国内,主要是⽢肃新疆段。”

如何在丝绸之路考古研究领域发声?如何让中国丝路考古声⾳传遍世界?王建新认为:“丝绸之路考古⼀定要有‘中国视⻆’。”

作为⾸⽀走出国⻔开展丝路研究的中国考古队的带头⼈,王建新告诉了我们他选择⼤⽉⽒为切⼊点的初衷。

⾸先,中国是⽉⽒的故乡,但国内⽉⽒的遗存此前尚未清晰;其次,⽉⽒的历史踪迹遍布国内外多个区域,沿着⽉⽒的脚步便可先研究国内再逐步延伸⾄国外。“如今看来,这个事情很有意义,既有挑战性也有学术性。⼆⼗多年来,我们确实按照这个思路走下来了。”王建新说到。

从1999年⾄今,从东天⼭出发,追踪⽉⽒西迁路线,到达乌兹别克斯坦。20多年时间、数万公⾥路途,王建新及其团队曾遇到了不少困难与阻碍。

最初,丝绸之路考古并没有受到重视。而考古需要实地调研走访以及⼤量的资料累积,这其中产⽣的餐⻝住宿等费⽤⾮个⼈所能⽀持。因此,在此前很⻓⼀段时间内,王建新的丝路考古研究推进较慢。

直到2013年,“⼀带⼀路”倡议的提出为王建新带来了新希望。同年12⽉,西北⼤学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署了关于“西天⼭西端区域古代游牧⽂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的合作协议,并成⽴了中乌联合考古队。与此同时,陕西省政府中亚考古研究专项经费⽴项。

有充⾜的经费作为基础,王建新带着团队开始快速推进⼯作。从国内开始,王建新与团队多年数次往返于河西走廊与东天⼭。

“通过在河西走廊的调查,我们有了⼀部分判断。⽐如古代⽉⽒⼈⼈口规模应该在50万~100万,而河西走廊并没有适合发展⼤规模游牧经济的地⽅。像是沙漠⼽壁之类的⼲旱地带,明显是不适宜游牧的。”王建新讲道:“要找⼀⽀⼤规模游牧⺠族的遗迹,我们⼀定要把⽬光放在适合发展游牧经济的地⽅。”

于是,王建新带着团队来到了新疆东天⼭。“东天⼭北麓从伊吾到巴⾥坤⼀带的草原,特别是草原⾯积较⼤的巴⾥坤盆地,⾃古以来⽔草丰美,夏季⽓候凉爽、⾬量充沛,是游牧⺠族传统的夏季⼤牧场。”王建新说道,“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些⽯围居住遗迹内往往散落有少量的陶⽚等古代遗物。此外,2006〜2007年,我们在巴⾥坤县东⿊沟(⼜称⽯⼈⼦沟)遗址发掘了多座⽯围居住遗迹,应属古代游牧⼈群的居住场所。”

经过多年野外考古⼯作和反复印证,王建新带领团队在东天⼭地区早期游牧⽂化聚落考古研究⽅⾯取得了重⼤收获,基本掌握了古代游牧⽂化聚落遗址的分布规律,并发现了⼀⼤批游牧聚落遗址。

“中国考古学科的理论⽅法体系,主要是在研究农耕⽂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古代⽉⽒是⼀个游牧⼈群。我们要研究⽉⽒,必须探讨研究游牧⽂化的理论和⽅法。”王建新说。

游牧⼈群“逐⽔草而居、居⽆定所”这⼀观点流传已久,导致中外考古学家在研究古代游牧⽂化时,往往只进⾏墓葬的发掘研究,而忽视聚落遗址的存在。

而王建新及其团队这⼀游牧聚落考古理论,打破了游牧⺠族居⽆定所的传统认知,丰富和发展了游牧考古研究的学术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层⾯,游牧考古研究领域都处于国际领先⽔平。

图片3

2016年,习近平主席接见在乌开展工作的考古和文物保护机构的工作人员

让中国考古声⾳传遍丝路

如果说王建新带领团队进⾏境内丝路考古是填补了我国丝路考古领域的空⽩,那么走出国⻔开展丝路研究则让“中国考古声⾳”传遍丝路沿线。

从2009年起,王建新和他的团队开始进⼊中亚开展⼯作。在境外考古⼯作中,王建新及其团队逐步探索出了“⼤范围系统区域调查与小规模科学精准发掘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利⽤这种模式,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西天⼭地区,同时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做了⻓期考古⼯作的地带,王建新团队⼜有了新的重要发现。

2015年,考古队在撒⻢尔罕西南的西天⼭北麓⼭前地带找到了属于康居⽂化遗存的撒扎⼲遗址,这个发现令⼈振奋不已,因为据《史记·⼤宛列传》记载,张骞当年正是经康居抵达⽉⽒的。

“2016年,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南部小城拜松,我们发现拉巴特墓地。原本我们就有⽉⽒国内遗迹的⼀⼿资料,经过对时空范围、⽂化特征等⽅⾯的系统⽐较研究,可以看出:拉巴特遗址很可能就是寻找已久、西迁中亚的⼤⽉⽒的遗存!”王建新说道。

实际上,能获得国际学术界认可极其不易。在王建新团队初到乌兹别克斯坦考察时,在撒⻢尔罕遇到了国际公认的欧亚考古“三巨头”之⼀的意⼤利学者妥⾦。

妥⾦很不客⽓地说:“我们在这⾥调查了⼗⼏年,该弄清楚的都清楚了,你们还来⼲什么?”可当他得知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他调查过多年的地⽅⼜新发现了⼀批古代游牧聚落遗址,并取得新的突破性发现后,他的态度⻢上就发⽣了转变。他不仅邀请王建新团队喝酒,还积极商谈合作研究。

在丝路沿线,王建新与其团队⽤中国话语为丝路的真实历史提供了实证资料和科学依据,也让中国声⾳传遍丝路。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有意义但也有难度。这个事情当然还会继续⻓期做下去,尤其在境外考古领域。”王建新说道,“其实境外考古⼯作和⽂化遗产保护⼯作带来的影响是其他⼯作不能代替的,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除了考古发掘,⽂物保护理念也⼀直贯穿整个联合考古⼯作。“我们不能只要资料,不保护⽂物。”王建新说。从发掘的第⼀天起,联合考古队就秉持着负责任的态度,所有发掘的探⽅在考古⼯作结束后,⼀定要全部回填保护。

“即便放在现在来说,通过考古,我们可以实现⽂化遗产保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通过考古以⽂化遗产为载体实现⼀种现代化的交流合作。而更重要的⼀个层⾯还有,在如今各国经济相通、交通相通的情况下,⽂化遗产保护和展⽰能促进⺠⼼相通。这不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交流合作的关键领域。”

图片4

2017年6月9日,乌兹别克斯坦拉巴特遗址发掘现场,王建新教授团队向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介绍考古发现

2016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访问期间,王建新的团队也正在撒⻢尔罕考古发掘现场紧张⼯作。习近平主席接⻅在乌中国企业代表、华侨、使馆⼯作⼈员等之前,单独接⻅了在乌开展⼯作的三家考古和⽂物保护机构的⼗五名⼯作⼈员,其中包括王建新及其团队,⾜⻅领袖对丝绸之路考古和⽂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对他们⼯作的肯定。这⼀切令王建新和他的团队⽆⽐振奋。

2021年10⽉17⽇,在仰韶⽂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并提到,希望⼴⼤考古⼯作者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作,努⼒建设中国特⾊、中国⻛格、中国⽓派的考古学,王建新及其团队正在为之而努⼒。王建新说道:“在过去百年间,我们不断学习、逐渐积累,中国特⾊的考古理论和⽅法也慢慢成熟。但中国考古走出去还不到20年,所以我们的⼯作才刚刚开始。(来源:《丝路文明》杂志作者凌晨)

  责任编辑:耿嘉 自渡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