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地市 艺体 更多

西安经开区:温暖人心的十个“第一次”

来源:西安经开区 2022-01-17 17:10:21

2021年,一场疫情,打破了古都原有的平静生活,让这个冬天似乎比往常更加冰冷难熬,但也让我们学会了珍惜眼前的温暖与幸福。

1.“第一次”坐在核酸录入台上

文景东区社区核酸现场来了一名“新同事”,是文景东区社区工作人员罗娜的弟弟“小小罗”——罗建航,由于核酸录入人员紧缺,罗娜特意“召唤”自己的亲弟弟来社区当志愿者,帮忙进行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工作。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坐在核酸录入台上,凭着自身认真的劲儿,很快便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寒风中,小小罗的手冻得通红,但丝毫不影响他录入的速度。

目前,小小罗已经是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的“老手”,每次核酸现场都能看到他认真的身影。

2.“第一次”把鞋底跑坏了

“小张,我的降压药没了,医生帮我开好了,送不过来,能帮我去取一下吗?”,“小张,我母亲明天要去透析需要就医证明,能帮我取一下吗?”,“小张,我需要白菜和青菜,能帮我买一下吗?”……

社区小张平时负责高龄、防疫排查等工作,去年疫情她是“宅”家一族,现在成了能在外面服务居民的“小跑腿”。虽然已经不记得第几次给居民送菜、取药、送药、送资料了,但是,2022年1月3日的小张很郁闷,她的鞋底掉了,不能及时给居民帮忙,着急的直说“怎么关键时候掉链子,搞得我都不能跑腿了,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把鞋底给跑掉了!”特殊时期,没有修鞋子的地方,不甘心的小张成了求助对象。终于,在物业程师傅的帮助下,鞋子又能成功的“上岗”了,小张又开始了“跑腿”事业……

3.孩子“第一次”认出了自己的妈妈

明延荣,一对可爱5岁双胞胎女孩的妈妈,因为疫情,特地把自己妈妈接来家中照顾孩子,为的是更好全身心地放在抗疫工作上。每次核酸检测,她都早早来的现场参与布置,接着开始一天的工作——核酸录入。在“大白”防护服下,孩子已经认不出自己的妈妈了,每次下班回家的时候,孩子都会问,“妈妈,今天我们去做核酸的时候怎么都没看见你呀,你去哪了?”

2022年1月4日,明明和以往一样早早来到现场,一番准备后,坐在了录入台前,“请在这里扫码”“无一码通的居民,请在这登记身份证号,领取二维码”。明明正在指引居民有序做核酸时,“妈妈,这是我妈妈,原来你在这,我们都快认不出来了。”这是这么多轮核酸以来,一双女儿“第一次”认出自己的妈妈……

4.“第一次”的“不在线”

田恬曾经是一名教师,现在是社区工作者。疫情期间负责社区“热线电话”接听和招募志愿者工作,从未出现过“不在线”。

2022年1月4月,解答完居民咨询的小田刚放下电话,社区的电话又响起来“你好,我找下小田,她母亲刚才在做核酸,突然心脏不舒服,麻烦喊她去篮球场接一下她母亲……”接到电话的小田,“第一次”从“热线电话”上“掉线”。了解到情况的社区负责人,让小田在家照顾母亲。然而,小田的母亲催促道“现在是特殊时期,我在家休息一下就行了,小田你快去上班吧,帮助有需要的居民去!”在安顿好母亲的小田,没有任何迟疑,立马“上线”……

5.“第一次”当“保安”

王哥,名叫王鹏,一名退役军人,作为社区唯一的男同志,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线,重活累活总是冲在前面。2021年12月21日社区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人,晚上需要值守“保安”,“社区都是女同志,晚上冷,我以前是军人,今晚的“保安”,我来!”于是,王哥当了人生“第一次”的“保安”。正是这一声“我来”,抗疫期间核酸检测值守全部包下,展示着军人本色、彰显着社会担当,充分发挥了退役军人听党指挥、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传递了正能量。

6.“第一次”展现不一样品质

黄思莹是一个7岁孩子的妈妈,平时斯斯文文的,自从疫情以来,一直负责核酸检测时测温扫码工作,不畏天气的严寒,一站就是一天,同事提出替换她一会儿,让她稍微暖和一下,但是小黄除了吃饭,其他时间都坚守在岗位上。从核酸现场返回的小黄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帮居家隔离人员买水、买电、送菜,一次也没有把一个人落下,“第一次”在工作展现了坚毅的一面。

7.“第一次”在婆婆面前迟到

雷鑫是社区中年纪较长的一位,大家平时都喊她鑫姐,人美心善,是个热心人。疫情期间,接到婆婆住院的消息后,“第一次”没有立马去照看婆婆,而是坚守工作岗位,直到完成所有核酸任务后,才抽空去医院照顾老人。

8.“第一次”做网约车司机

小罗,叫罗娜,是小小罗的姐姐,是文景东区社区工作人员。文景东区疫情防控点临时党支部成立后,对小区需要关爱的居民开展了摸排,并建立了台账。罗娜接到台账以后,连夜将需要关爱的特殊居民进行了回访,居民目前的身体情况、常用药品、透析时间、产检时间等事项都详细的列在记事本上,认真细致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2022年1月3日,罗娜接到了一个特殊的咨询,“你好,我父亲的腿突然不能动了,我约了网约车,但是现在过不来,就问问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送我们去医院!”罗娜问明了详细情况后,立马开着自己的车赶到居民楼下,将居民稳妥的送到了医院,妥妥的当了一回人生“第一次”的“网约车”司机。

9.出院后的“第一次”

王小平是文景东区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是社区年纪最长的,疫情之前由于身体原因住院了,得知疫情爆发后,马上办理了出院手续,出院后的“第一次”上岗便是投身工作,在核酸检测现场负责秩序维护,在后来核酸检测中都能看见她维护秩序的身影。

10.“第一次”拨打120

王婧是文景东区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一名共产党员,两个孩子的母亲,自从疫情开始以来,从来没有休息过一天,心里牵挂着院子的居民。她经常说:居民能想到打电话给我们社区,肯定是有解决不了的难处,我们一定要尽力帮助他们。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帮助居民,有时候甚至住在了社区办公室。

2022年1月12日夜里,电话铃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小王,你张叔叔血压突然升高,高压180,能不能让我外甥过来帮忙,我一个人弄不了!”电话是70多岁的蒙阿姨打来的,家中只有二老,孩子在远在北京。经过简短的询问,阿姨口中的“小王”忙碌起来,联系医院、问政策、向上请示、开证明,几项事宜同时开展,几经周折,终于在凌晨得到了能让阿姨的外甥前往照顾的批示,与此同时也将就医证明送到了阿姨家中。这一夜,王婧一直无法安心入睡,却又不敢打扰,心里挂着蒙阿姨一家,第二天来到单位,马上前去看望蒙阿姨一家。见到张叔叔的情况有些好转,心稍稍的放了下来。

2022年1月13日中午,王婧的电话又响了“小王,你叔叔突然喘不上气来了,问了医院预约排期满了,现在就要去医院,我不会弄!”刚放下的心,又被悬了起来,王婧立马赶往蒙阿姨家中,同时拿出电话拨打了人生“第一次”急救电话120。庆幸,张叔叔到了及时的救治,蒙阿姨的外甥也顺利的来到身边帮忙,王婧的心也在此刻放了下来!

这一个个“第一次”,细小却刻骨铭心!我们坚信,疫情终将过去,愿山河无恙,长安常安。

来源:西安经开区

  责任编辑:瞿永昊 国光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