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眼中的“最美陕财”
硬件设施成为浸润保障。学校建成2500平方米“美育浸润实践中心”,涵盖瑜伽室、茶艺室、陶艺工作坊、花画实训室等12个功能区,配备专业展演剧场、琴房、影音鉴赏室,年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非遗技艺工作坊”“行走的美育课堂”等活动80余场,形成“课堂教学—实训体验—作品展演”的沉浸式链条。特别打造“传统文化体验长廊”及“美育角落”,陈列学生创作的陶艺、花画、书法及手工艺作品,让校园各个角落成为美育“微课堂”。
新媒体艺术实训室
全域化赋能浸润深度。学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掘美育教育的课程资源,开设了美育通识课和特色课程。其中,线上美育类通识课程共计553门,线下“美学及艺术理论类”“艺术赏析类”“艺术实践类”美育课共计12门。立足艺术课堂主战场,坚持课程思政与课程美育相统一,深化美育课程与学科课程交叉融合,开发3门“课程思政+艺术素养”省级、校级线上精品课,实现“线下有场景、线上有资源、全域有浸润”的立体化供给。学生通过“PU口袋”可自主预约艺术实践项目,参与“二十四节气”主题创作、红色影视配音等线上活动,年均参与达3000人次。
美育模块化教学实践展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