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戍边的“四有”优秀士兵;为学,他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连续三年专业绩点4.0的优秀学生标兵。从祖国边境到建大校园,李响用“有灵魂、有血性、有本事、有品德”的军人标准,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战场上,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淬火成钢:军旅生活锻造“四有”品格
2019年考入西安建大的李响,在疫情防控期受到奋战一线的解放军战士的触动,毅然决定参军报国。2021年,他应征入伍,来到朱日和训练基地,开启了为期两年的军旅生涯。
在这里,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只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严酷环境。
盛夏时节,沙尘暴裹挟着热浪席卷营地。即便紧闭门窗,细密的沙粒仍会钻进室内,士兵们不得不戴着口罩入睡。夜晚,成群的甲虫侵扰营地,次日清晨清扫营房,仅甲虫都能装满整个簸箕。这些甲虫的叮咬使皮肤上刺痛瘙痒长达一两个月。
即便如此,李响的字典里也没有“退缩”二字。
当蚊虫如黑网般笼罩时,他把戍边使命当作火炬,“再难受都要挺直腰板”;当沙尘暴侵袭得漫天黄土时,他已在沙障里完成了两小时的战术演练;零下30℃的寒夜里,他在狂风中戍守了一夜又一夜,见证过强降雪不下5次。
从内务整理到实战演练,李响都对自己严格要求:叠被子要掐出十二道棱角、战术动作反复练习上百次……因为在李响看来,“身后是祖国和人民,面前是责任与担当”。
要说初入新兵连三个月的他就能获得“优秀新战士”荣誉,那是因为李响在应征入伍时就已经写下了铿锵有力的青春誓言:“穿上军装就不能有任何退缩,一刻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