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青藏高原的雪山巍峨、河湟谷地的民族风情、河西走廊的古道悠悠……每一处都诉说着动人的故事,也见证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乡土建筑研究团队的坚韧与执着。
团队三代建筑学人撸起袖子一个接着一个研究做,不知不觉,这已经是第40个年头了。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也书写着关于坚守与传承的动人篇章。
抚今追昔,团队扎根西部,通过多区域、多向度、多层次的科研创新和实践应用,不仅夯实了西部地区乡土建筑研究的根基,还建立了高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初步构筑起串联西北地区的广域研究框架,探索出一套适用于乡土建筑研究的有效方法。
筚路蓝缕,探索西北乡土建筑的奥秘
广袤的西北大地,如同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蕴藏着丰富的故事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数千年来,这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聚落形态和民居建筑风格,黄土高原的窑洞,宁夏、甘肃、青海等地的土堡、庄廓、碉楼……这些散落于偏远山区的乡土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然而,它们却曾面临着被忽视甚至被遗忘的困境。
时间的镜头缓缓地拉回到40年前。
随着国家对乡村住房建设的关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科研工作者,踏上了探索西北“土房子”奥秘的征途。
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各式各样的窑洞:土窑、石窑、砖窑、接口子窑、薄壳窑、柳把子窑、土基子窑、地窨子窑、崖窑……这些窑洞不仅是当地百姓的栖身之所,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深深地吸引了西北乡土建筑研究团队的奠基人——侯继尧。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满腔热忱,他毅然投身于窑洞类型化、特征化研究,为我国窑洞研究做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
他深入黄土高原腹地,探寻那些隐匿在沟壑间的古老窑洞,遍访了陕西、山西、河南各省的窑居村落,发现了许多窑洞民居的精华,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凝结成了两部专著——《窑洞民居》与《中国窑洞》。这两部书系统地介绍了窑洞的历史演变及类型分布,并通过丰富的实例评析展示了窑洞民居的独特魅力和多样性。
侯继尧深知,研究窑洞不仅是探寻建筑之美,更是了解中国农村、农民生活的窗口。他曾多次告诉学生:“只有对中国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才能真正研究好窑洞民居。”
退休后,侯继尧仍心系“窑洞安全性和舒适性”课题研究。为弥补窑洞温度量化数据及寒冷天气居住体验研究的空白,当得知陕北即将迎来一场寒流,他毫不犹豫地装上常用的药物,收拾好行囊,驱车直奔陕北。
抵达陕北后,侯继尧一头扎进了那些古老的窑洞中,开始了他的实地考察。零下20多度的夜晚里,他在室内、室外反复测温,频繁地记录实验数据,细致地询问村民居住感受,只为了解当地百姓室内究竟需要达到怎样的温度才能确保居住的舒适性。
“这些宝贵的数据,不仅关系到窑洞居住者的舒适度,更是对窑洞建筑科学性的一次重要验证。”多少个严寒酷暑,侯继尧走遍了黄土高原的沟壑村落,与当地村民亲切交谈,向工匠虚心请教,实地验证了窑洞在独特气候条件下的安全性能与居住舒适性。
多年来,侯继尧坚持亲手绘制每一座窑洞草图,记录每一处独特细节,揭示了窑洞建筑的独特形态、结构特点和文化内涵,为中国窑洞民居研究提供了宝贵线索,并与任震英等学者共同成立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研究分会,奠定了国内生土建筑研究学科方向。
1989年8月侯继尧手绘下沉式窑洞建筑群鸟瞰
1981年5月侯继尧手绘姜氏庄园庭院透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