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生态谋发展,融合文旅促振兴
活动中实践团前往高桥镇裴坝村参观调研。据村支部书记梁明山介绍,裴坝村被评为“千万工程示范村”,当地生态旅游与经济增收有四依:依权河、依茶叶、依古树、依苍鹭。裴坝村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生态+旅游+村集体发展”思路推动产业融合,走出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发展道路。
梁书记为实践团成员介绍苍鹭基地。通讯员白景琦供图
紫阳县焕古镇依江而建,是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焕古镇着力发展文旅产业,结合古镇文化底蕴,努力打造独特名片。实践团进入焕古镇乡贤馆,聆听袁洪均爷爷讲述乡贤故事,了解到该镇于2020年成立首个镇级乡贤会,乡贤文化浓厚,代代人为焕古发展贡献力量。
袁洪军爷爷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乡贤馆。通讯员王嘉豪供图
据骆书记介绍,凭借良好生态和产业发展态势,被评为多个示范镇,形成以茶叶全产业链布局,以茶、歌、道等文化为载体,全力打造富硒茶、文旅康养产业集群。
实践基地立起来,乡村振兴动起来
在本次实践中,实践团与界岭镇麻园村、安康市中茶集团分别举行实践基地揭牌仪式,通过设立实践基地,有效巩固实践成果,促进校地合作。
实践团成员与紫阳团县委副书记蔡云合照。通讯员白景琦供图
为期1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走访五镇六村,途径20个实践点,走进村镇街道、茶厂、田间地头,针对城镇居民、农村村民两大类人群,覆盖老中青三代人,通过对农民、退休职工、个体工商户、企业职工等多行业人群调研,收集调查问卷447份。同时,针对紫阳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提出相应文旅发展方案,深入分析乡村振兴发展成果,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成果,为紫阳县“小城出圈记”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王子怡 王好奕 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