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在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汉调二黄。
二月二十八日,在下午课后服务时间,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老师在给学生们教授篮球技巧。
本报记者郭妍文/图
实施课后服务,教师在校工作时间拉长,工作强度和压力增大。如何在扎实做好“双减”工作的前提下,关爱教师身心健康,为教师科学减负?
安康市石泉县一所小学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今年春季开学,安康市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开始探索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双减假”制度,帮助教师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让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
“弹性上下班”
——人性化的考勤制度
2月24日8时09分,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五年级二班班主任余丹走进校门,用手指轻点手机“钉钉”APP,完成考勤打卡。
她笑着说:“我可没迟到!因为要送孩子上幼儿园,学校就把我每天早晨到校的时间延后了半个小时。别的老师早上7时40分到校,我可以8时10分到校。有了这多出来的30分钟,我再也不用手忙脚乱地把孩子往幼儿园一送,急急忙忙跑来上班。”说完,余丹老师快步走进教室,与副班主任交接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当天下午4时10分,是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时间。五年级五班语文老师陈丽在教室里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并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1个小时的作业辅导结束,接下来是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时间,她在此时间段没有工作任务,可以提前下班。下午5时10分,陈丽在门房登记后下班。
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校长余顺康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学校共有教师106人,其中女教师81人,占比76.4%。教师中有已婚教师95人,其中65人的小孩未成年。实行课后服务后,老师每天要延迟2个小时下班,如果还要一味要求教师统一上下班,就会影响他们正常生活,从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出于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从2月17日起,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开始探索实施教师“弹性上下班”和“双减假”制度,解决教师照顾家庭的后顾之忧,以便老师有更加充沛的精力用于教学。
余顺康介绍:“根据学校管理规定,家庭负担重、上班距离较远等有特殊困难的老师,都可以提出延迟上班申请,只要合情合理,我们会适度调整老师到校时间。每天没有安排课后服务工作的老师,可以适当提早离校。同时,为保障课后服务质量,学校还设立AB岗制度,让教师在课后服务过程中可以交替上岗,方便教师调整时间。”
陈丽开心地说:“学校的举措很暖心,让老师能够有序生活,从容工作。我为学校新学期的新举措点赞。”
“双减假”
——对教师的人文关爱
为进一步平衡教师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学校还推出了“双减假”,教师在完成固定的工作时长、规定的工作任务和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一天可申请不超过2小时的“双减假”,每月不超过4次。
该校老师董远艳就享受了这个“暖心假”。2月17日,她利用自己没有教学任务的时间段,在中午1时50分至2时20分,请“双减假”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政务大厅办理身份证,结束后她快速回到工作岗位,没有耽误教学工作。
“教师是我们的社会角色。作为教师我们应全心全意投入教学工作,关爱和帮助每一名孩子健康成长。可我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角色,我们同时是女儿、妻子、母亲,每个角色都不能缺位。”董远艳说,“生活中总有些琐事需要处理。以前我们在周内外出办事必须请假,不仅影响考勤,还得和同事调课保证教学秩序。如今有了‘双减假’,老师可以利用没有课的时间外出办事,非常方便。”
余顺康说:“‘双减’不仅是为学生减负,也要为老师减负。上学期,因为开展课后服务,老师们在学生离校后要打扫教室,收拾教具,下班时间基本在六点半以后,回到家已是晚上七点左右。回家后还要做饭、干家务、给孩子辅导功课、备课……一天下来是筋疲力尽。因而,对于一些需要在工作时间处理的家庭琐事,学校为老师提供了‘双减假’,方便他们及时处理。”
学校的考勤记录显示,老师的请假次数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老师们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与关注,工作的热情更高了。
“双减假”制度旨在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和组织关爱,是为了提升工作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同时规定,教职工要统筹安排好工作时间,高质量完成课堂教学、课后服务和其他各项工作任务,不能因为“弹性上下班”“双减假”而出现工作失误、教学事故和安全事故等。
创新制度
——探索更有温度的“双减”
石泉县现有普通中小学31所,在校生18380人,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97.16%,普通中小学教职工1820人,教师参与课后服务达96.35%。
2021年秋季以来,全县各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按照“基础作业辅导+学校特色项目+特长素质拓展”的课后服务“1+1+X”模式,精心策划课后服务的时间、内容和方式,围绕答疑解惑、素质拓展、张扬个性、阅读铸魂、强身健体五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菜单,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学生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
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方面,石泉县全面完成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登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2.68%。全国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数据显示,石泉县学生满意度达98.73%,家长满意度达98.74%。同时,石泉县抓实“三个课堂”提质增效,增加学生实践类、劳动类、体育类作业,常态化开展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活动,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校园成为富有人文底蕴、艺术气息、运动活力和科学创新的精神家园。
石泉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局长张诗波说:“我们鼓励各学校在国家‘双减’政策框架下,探索‘弹性上下班’等制度,创造性地推动‘双减’落地见效。我们将秉持‘育一片林成万种才’的育人理念,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好‘双减’政策,激发教师内生动力,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石泉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