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法院要持续主动延伸司法职能,从诉源、诉前、诉中、诉后四个环节着力,及时回应服务保障大局需求,回应人民群众‘公正与效率’关切,通过多部门联动,充分放大‘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效果,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从定分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8月4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与西安市总工会联合召开的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会议上,西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赵雷说。近年来,西安两级法院积极发挥司法职能,联动相关部门创新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机制,“抓前端、治未病”,推动形成党委领导、多元共建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大格局,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
加强府院联动 夯实诉源治理基础
6月29日,西安知识产权法庭通过与陕西省知识产权局、渭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合作,成功化解了一起涉知识产权矛盾纠纷。这是陕西省首例经司法确认的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案件。
近年来,西安中院积极与行政监管部门、仲裁机构、专业调解组织签订合作协议,将诉前调解、行业协会调解与司法确认相结合,实现纠纷多元化解。西安中院与西安市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府院联动机制的意见》,13家区县法院和市发改委、市公安局等39个市级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搭建了全覆盖、广合作、全链条的诉源治理联动体系;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诉源治理 全面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实施方案》,细化信息融通、创新解纷、工作保障、考核问效、跟踪督导等方面的举措,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体系进一步落地见效。
在加强府院联动的同时,社会调解力量也被进一步吸纳。西安中院筹建的西安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是全市法院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主阵地,实现了对全市法院调解资源的统筹管理运行,目前已选聘180个调解组织、818名特邀调解员,全面开展跨地域、跨层级解纷工作。未央区法院“解决农民工工资一站式服务中心”化解纠纷超过3600起。新城区法院“法院+建筑业协会”的联动解纷模式入选最高院第六巡回法庭发布的诉源治理典型案例。灞桥区法院打造“云调灞桥——三级调解+专项调解”诉源治理云模式,共计587名调解员入驻。
延伸司法触角 家门口解决急难愁盼
7月13日,居住在文艺路街道建大社区某小区的两位居民,因琐事产生矛盾,在小区门口发生口角,引发肢体冲突。社区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带两人到社区的邻里纠纷调解室开展调解,并联系碑林区法院协助调解。碑林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干警很快来到调解室,协助社区干部向双方当事人普及法律知识。最终,双方握手言和。“‘无讼社区’创建示范点设立以来,在法官的指导下,我们的社区调解工作有了专业的法律支撑,在化解居民矛盾纠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社区居民知法、懂法、守法意识明显提高,也形成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良好氛围。”建大社区主任牛建强说。为着力搭建群众家门口的“最小法治单元”,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西安两级法院已创建80多个无讼社区(村)示范点。以创建“无讼社区”为抓手,西安两级法院整合解纷资源,探索建立多元解纷机制,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希望通过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让更多的法院专业力量融入社区,同时也让更多的社区群众参与到矛盾纠纷化解中,真正使群众从基层治理的‘见证人’变成‘参与者’‘发声人’。”西安中院民三庭庭长杜红莉在碑林区开展诉源治理专题调研时说。
打造“共享法庭” 司法服务近在咫尺
7月11日,在雁塔区法院“共享法庭”里,劳动者代表和公司代表就如何支付劳动报酬展开讨论——这是雁塔区法院执行局运用“共享法庭+执行”机制组织当事人西安某医院与员工进行执行和解的现场。在执行法官黄冲和“共享法庭”区卫健局服务站派驻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经过几轮商谈,双方最终达成和解。一年来,雁塔区法院“共享法庭”通过司法专业化力量促进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和关口把控,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共享法庭’就是使用‘简单纠纷就地调’‘复杂纠纷指导调’‘涉诉纠纷委托调’的工作方法,在不投入新的人力、物力条件下用司法专业化力量预防、调解问题和矛盾,实现社会调解资源的‘大共享’格局。”雁塔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云峰表示,法院旨在为有司法需求的民众提供“多、快、好、省”的诉讼服务。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西安市法院系统正在不懈推进诉源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西安全市法院在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下,形成矛盾化解“多车道”。“诉源治理是人民法院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全市法院要深化对诉源治理工作的科学认识,推动完善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的多元共治、分层递进格局,以更高质量人民司法回应群众新期盼。”西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赵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