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浪潮的奔涌中,每个人的追梦之路都镌刻着时代印记。于我而言,那条朝向党旗的逐梦之旅,从童年的懵懂崇拜起步,在岁月淬炼中愈发清晰坚定,最终融入新时代担当奉献的精神洪流。
童年记忆里,共产党员的形象具象化为伯母的身影。大队部高音喇叭里频繁响起她的名字,或是通知参加学习,或是召集奔赴公社议事。每当此时,伯母总会郑重取出珍藏在箱底的钢笔与红皮笔记本,带着难以言喻的自豪,步履匆匆地走过村头。那份独有的荣光,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种子——“我也要入党”。那时的梦想,是向往成为潘冬子那样的小英雄,是渴望像雷锋那样发光发热,纯粹而热烈,却尚未读懂这份荣光背后沉甸甸的分量。
1990年3月,怀揣着这份初心,我参军入伍,奔赴西北边陲的马兰核试验基地,成为一名保障国家核试验的普通士兵。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入党梦”化作奋进的不竭动力,推动我快速完成从地方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蜕变。在连队的日子里,我深耕后勤水暖电专业知识,在“争先创优”活动中秉持“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劲头,在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中锤炼本领、磨砺意志。终于,梦想照进现实——党组织批准了我的入党申请,那份激动与期盼,成为人生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1992年12月20日,刺骨寒风中的基地烈士陵园,见证了我生命中最庄严的时刻。举起右拳、紧握初心,在“两弹一星”先辈的英灵前庄严宣誓,我才真正读懂了入党的深刻内涵:童年对“光荣”的朴素向往,在先辈精神的映照下显得如此稚嫩;而那些在荒漠戈壁中创造奇迹的先辈们,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的精神,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与伟大。他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没有仪器就自己制造,缺少资料就刻苦钻研,用惊人毅力铸就国之重器,更用行动回答了“共产党员为何而奋斗”的时代命题。那一刻我深切领悟到,入党从不是追名逐利的光环,而是“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的责任传承,是“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使命担当。
在一次次党课教育与先辈精神的洗礼中,我的认知不断升华:入党不单单是一种荣誉,更代表着一份责任和担当;加入中国共产党不是看你能从党中获得什么利益、取得什么荣誉,而是看你能为党、为人民贡献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要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核心力量的一员,就是要投身“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一名曾经在马兰服役的退伍军人,我一定要传承老一辈革命者的优良传统、“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等宝贵财富,更要勇于练就敢于担当作为的“铁肩膀”、抵制歪风邪气的“硬脊梁”、不怕艰难险阻的“强心脏”。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作为一名转业到企业的老党员,站在“十五五”规划开局的关键节点,我深知肩上的责任愈发厚重。
岁月流转,初心如磐。从童年向往荣光,到军营领悟责任,再到电厂基层的不忘初心履职担当,我的入党心路历程,正像一代代共产党人初心传承的缩影。在职业生涯的后半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基层组织的党支部书记,我将始终以合格党员标准严格砥砺自身,努力把庄严的入党誓词转化为爱岗敬业、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带头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责任担当尽显党员本色,以示范引领凝聚奋进力量,奋力书写一名共产党员的合格答卷。(作者:陕西清水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张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