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在常兴镇上下奋力打造“西北纺织第一镇”的进程中,中墨绿色生态智能纺织科技园项目的落地与推进,成为检验党员干部作风、彰显服务效能的重要窗口。面对投资20亿元、占地420亩的重大项目,常兴镇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党员先锋岗,以“小切口”破题、以“硬作风”攻坚,用全链条、全方位的服务,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让“示范卷”的每一笔都在项目现场写得扎实而精彩。
党员带头,在征地清表一线刷新“常兴速度”。“叔,您看这页,您家地亩数、青苗补偿标准都列得清清楚楚。县里定的标准是统一的,白纸黑字,绝不会让乡亲们吃亏。”项目签约伊始,摆在专班面前的首场硬仗便是420亩土地的征地与报批。面对涉及群众多、时间要求紧、土地情况复杂等多重考验,专班3名党员带头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化身政策“宣传员”和矛盾“调解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群众面对面沟通,耐心讲解征地政策。面对部分群众的顾虑,专班创新采用“一户一策”工作方法,针对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历时60天高效完成了全部征地任务及复杂的土地报批手续,并同步超前完成了地面附着物清理、场地平整、边界围合等系列工作,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常兴速度”,实现了“交地拿证零时差、拿地开工双同步”的无缝衔接。
支部攻坚,在排忧解难一线优化“常兴服务”。“施工还有哪些需求?变电站基础浇筑进度能按计划推进吗?”7月初,专班工作人员再次深入110kv电网扩容工程项目现场,一边查看基础建设情况,一边向施工单位负责人询问进度。现场机器轰鸣,繁忙施工景象的背后,是机关支部协助专班破解多个“卡脖子”问题后顺利推进的成果。“决不让问题过夜”是专班自项目一开始便树立的理念,面对建设资金困难问题,专班主动与长安银行眉县支行联系协调,为企业授信1800万元解决资金难题。面对人才短板,组织召开政企专题座谈会,借智借力引导打造纺织产业链党建,形成以陕西帛宇纺织党支部为龙头,联合57家上下游企业成立“党建+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产业链企业”纺织产业创新集群党建联盟。通过4场校招、专场招聘会,让150余名专业技能人才加入项目团队,为生产注入新鲜血液。正是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让企业真切感受到“常兴服务”的温度与效率。
淬炼作风,在攻坚克难一线彰显“常兴担当”。“专班靠前服务,主动帮我们解决了新区施工道路、建设用电、用水等多个堵点,为后续机械设备进场、电气设备安装打下坚实基础,有力推动项目按期投产。”中墨项目现场负责人王海蛟说道。9次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排查,30台洒水车不间断地扬尘治理,让企业可以放开手脚,大干快上。截至目前,占地4.8万平方米的南区棉花交易中心、六座原棉库钢构已完成竣工验收。北区宿舍楼已完成施工进入装修阶段,办公宿舍综合楼二次结构、织布车间、纺纱车间正在施工当中,年度投资完成率高达116.4%,专班用实实在在的进度条,印证了过硬的工作作风和强大的攻坚能力。
从项目的招引落地,到前期的征地拆迁,再到建设中的精准服务,中墨项目专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破题”为出发点,以“精准”为突破口,以“闭环”为落脚点,56名党员干部躬身力行,将优质服务贯穿项目全周期,书写了新时代基层干部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优良风采,为加速建设“五个眉县”注入了澎湃“项目动能”,也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眉县新篇章贡献了坚实的“党建力量”。(马嘉伟、朱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