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搭台+专业运营+合伙人共创=服务群众上台阶。眉县首善街道迎宾社区“三方联动”,把服务做活,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生动样板。
党建领航,以组织优势塑造治理“核心力”。社区党委统筹并非“行政主导”,而是通过将党组织嵌入治理各关键环节,切实破解“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治理难题。首先,构建“1+N+X”伙伴体系,以社区党委为核心,联动专业服务机构与多元社会合伙人,通过常态化联席会议打通政策、市场、社会资源壁垒,有效终结“九龙治水”的治理困境;其次,建立“资质审查+责任约定+承诺公示”三维筛选标准,及“普惠定价不高于市场价80%+年度开展不少于2场公益服务”双底线机制,清晰划定公益与市场边界,为协同治理安上“安全阀”;最后,为辖区组织提供免费场地、专业培训支持,同步将其孵化的志愿者团队从“政府帮手”培育为“治理主角”,夯实群众自治根基,契合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要求。
专业运营,以市场逻辑激活治理“行动力”。专业机构介入并非“甩包袱”,而是以专业补位社区短板、以市场破解财政依赖。一方面,创新服务场景,通过聘请退役军人担任矛盾调解员,打造“驿馨老兵话室”调解品牌。同时联动高校、专业康养机构等,拓展就业培训、康养理疗等9大领域服务,推动公共服务精准匹配居民差异化需求,实现供给侧效能升级。另一方面,以“迎宾‘益’起‘暑’快乐公益课堂”为切入点,探索“基础服务免费+增值服务低偿”的普惠运营模式,以低偿服务的合理收益反哺公益,形成“服务有质量、运营有活力、财政有减压”的可持续闭环,切实破解“财政依赖症”。同时,以“π聚邻”“聚言驿”为核心服务品牌,整合前述多元服务资源,构建覆盖重点人群、主要场景的基层服务体系,让基层服务从“零散补丁”变为“系统保障”。
多元共创,以共同体思维凝聚治理“向心力”。社区以“合伙人”机制打破“治理是政府的事”的误区,通过公益化利益联结激活社会力量。首先,社区先梳理居民高频需求清单,再为参与的商企、社会组织提供社区公告栏推广、居民群定向推送等宣传引流支持,让商企、社会组织实现“公益服务+自身发展”双赢,推动其从“被动配合治理”转为“主动参与共建”;其次,建立“需求精准征集—项目协同设计—联合落地实施—效果闭环评估—积分正向激励”五步工作法,将9家商企转化为治理骨干力量,季度内开展便民服务10余场,直接惠及居民2000余人;更重要的是,以“聚人气、生财气、育和气”的“三气共生”治理逻辑,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社区治理共同体,让社区从“单一治理单元”变为“多元共生的生活共同体”。
眉县迎宾社区的实践,是基层善治的“生动微缩景观”,以“平衡政府、社会、居民多方关系,实现治理效能与运营可持续统一”的实践路径,为同类社区破解“条块分割、财政依赖”等治理难题提供了核心方案。(席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