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说要按5块多的商业水价收水费,我们心里都犯嘀咕,现在分了户、装了表,按居民水价缴费,明明白白又省心!”近日,首善街道迎宾社区妇幼保健院家属院居民王阿姨看着新水表,向社区工作人员连连道谢。原来,该家属院因历史沿革,长期与仁和医院(2022年收购原妇保院)共用自来水户头,近期居民反映医院拟按5.10元/吨的商业水价收取水费,引发强烈不满。迎宾社区党委迅速响应,以“党建引领社区合伙人”机制为抓手,联动县卫健局、县妇保院、仁和医院、县自来水公司组建“治水攻坚合伙组”,成功化解这一涉及24户居民的民生矛盾,让“糊涂账”变成“明白账”。
党建牵头破僵局,搭建合伙人“议事平台”
妇幼保健院家属院的用水难题,源于2022年原妇保院拍卖给仁和医院后的管理衔接问题——医院主体变更后,家属院仍由县妇保院管理,但自来水户头未拆分,商业用水(仁和医院)与居民用水长期“混表计费”。此次医院拟按商业水价收费,成为矛盾爆发的导火索。社区党委接到居民诉求后,第一时间启动“合伙人治理”响应机制:一方面,召开“紧急合伙人邀约会”,明确将县卫健局、县妇保院、仁和医院、县自来水公司纳入协作体系,签订《临时合伙攻坚协议》,锁定“拆分水户、厘清价格、长效管护”三大目标;另一方面,组建“党员联合调研组”,由社区党员、合伙人单位党员代表共同入户,3天内完成24户居民意见收集,同步核查历史用水缴费记录,摸清“户头共用、价格混淆、责任推诿”的核心症结,为后续攻坚定准方向。
合伙人协同发力,啃下“分表改造”硬骨头
在社区党委的统筹下,各合伙人单位打破“各管一摊”的壁垒,形成“责任共担、资源互补”的攻坚合力。县卫健局作为行业监管合伙人,主动约谈县妇保院与仁和医院,明确“家属院居民用水不得按商业标准收费”的监管要求,推动双方搁置争议、配合改造;县妇保院作为家属院管理合伙人,梳理历年用水台账,提供家属院房屋布局图纸,同时承诺承担商业管线改造的相关费用,并安排党员干部协助入户沟通,打消居民对施工扰民的顾虑;仁和医院作为商业用水主体合伙人,克服诊疗场地紧张的困难,开放原医院后勤区域作为施工临时场地;县自来水公司作为专业服务合伙人,组建“党员施工队”,结合片区管线实际制定“分线改造”方案,仅用7天时间将2条主水管线拆分,同步为妇保院家属院单独办理居民用水户头,从根本上解决“混收混计”问题。
成果共享建长效,延伸合伙人“服务链条”
问题解决后,社区党委并未止步,而是以此次攻坚为契机,完善“社区合伙人”长效机制。联合各合伙人推出“三维保障措施”:一是政策保障,由县卫健局牵头出台《医居共用设施管理指引》,明确类似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标准;二是服务保障,县自来水公司在家属院设立“党员服务点”,定期上门检修用水设施,仁和医院则开放健康体检资源,为居民提供免费基础检查;三是监督保障,组建由居民代表、合伙人单位党员组成的“用水监督小组”,定期核查水价执行、设施维护情况,确保治理成果不“反弹”。此次“合伙人”协同治水,不仅化解了民生矛盾,更让“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基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下一步,首善街道迎宾社区党委将继续深化“社区合伙人”机制,聚焦居民“急难愁盼”,持续吸纳物业、社会组织、辖区企业等力量加入,通过“需求共提、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协作模式,推动更多民生难题在协同共治中得到解决,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