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建幸福序项目
  • 西凤酒广告
  • 广告|西安联通
  • 沣西新城
  • 无界长安广告
陕西
English
陕西内容 国际表达
三秦大地 :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糖酒/美食 > 正文

耿礼娃:磨豆腐“磨”出幸福生活

耿礼娃:磨豆腐“磨”出幸福生活
2020-08-06 16:45:42 来源:陕西日报

耿礼娃:磨豆腐“磨”出幸福生活

“选豆、泡豆、磨豆、煮浆、点浆,到最后压制成形、消毒杀菌,这些步骤一个都不能少。”8月1日,在蓝田县灞源镇的社区工厂,耿礼娃一边忙碌着一边说:“点豆腐要掌握好时机,点老了豆腐不好吃,点嫩了容易粘包。”

耿礼娃自豪地说,自己做的豆腐附近十里八村很少有人没吃过:“我做的豆腐下锅随便翻炒,都不会散开。”

今年58岁的耿礼娃是灞源镇灞源街村5组人,10多岁时就到县城打工学做豆腐。“世上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做豆腐,三更睡五更起,每天要泡豆子、磨豆浆、煮豆浆……等到豆腐上市时,已经过了十几道工序。

在县城卖了几年豆腐后,耿礼娃回村继续做豆腐。开始做出来的豆腐让左邻右舍品尝,乡亲们都看不上。后来,他慢慢摸索出了门道,做出的豆腐口感很好,逐渐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认识他的人都说,耿礼娃做的豆腐不易散、口感细嫩。可那会儿虽然花的力气大,豆腐却卖不上价。

做豆腐有多辛苦,耿礼娃最清楚。那些年,两口子起早贪黑,没睡过一个整觉。尤其是寒冬腊月点豆腐,手心是热乎的,手背却冰冰凉,风一吹,手背就跟刀割一样疼。“那时,人们都是物物交换,一斤干豆换八两豆腐,这又怎么样?咱还得接着干,为了两个娃,就得豁出去。”耿礼娃说。

许多人不理解,就说老耿,既然身体不好,怎么还偏偏去干这么苦的事呢?“谁让咱在户口本的第一页,咱就得撑起这个家啊!”耿礼娃说,小时候,看着父母亲每天辛苦的样子就心里难受,于是就当了豆腐匠。耿礼娃做豆腐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爱吃这一口。“小时候家里条件差,那会儿觉得豆腐是最好吃的东西。”就这样,耿礼娃一干就是40多年。

2013年,老两口由于身体原因劳动能力衰退,经耿礼娃本人申请和村组评议等,他们一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村民都为耿礼娃感到高兴,认为他家的生活有着落了,可耿礼娃不这么看:“我有手有脚,不能仅靠大家的扶持生活。”他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尽早脱贫致富

2018年,为帮助耿礼娃早日脱贫,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下,耿礼娃从原来的粮房村搬到了有社区工厂的灞源街村灞源镇移民安置小区里,住上了100平方米的楼房,同时进了社区工厂做豆腐,一个月收入2000元左右。

“如鱼得水的耿礼娃,有手艺、人勤快,在我们豆制品厂还带了不少徒弟呢……”西安灞之源豆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卫进前乐呵呵地说。

在点制压块车间,耿礼娃和他的徒弟们正在忙活着。“卤水要倒慢些。”“手不要停,搅!”耿礼娃对豆腐的质量特别重视。“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咱没有丢。”说起自己做的豆腐好吃的秘诀,老耿说其实就俩字:用心。经他手带出的徒弟个个认真、能干。他还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既然做豆腐这么辛苦,就一定要把豆腐全卖出去,不能困在销售环节。

很快,灞之源的豆腐干也在灞源镇打出了名气。因为味道好,豆腐干供不应求,许多人排队都买不到,经常得提前一天电话预订。“我们的电商平台‘西域美农’上,一块1.3元的豆腐干曾出现11秒卖出12万块的纪录。”该公司办公室主任王良民说,除了在社区工厂上班,闲不住的耿礼娃还利用空闲时间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他的日子越来越富裕了。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戴琳燃 秦晟)
关键词:脱贫致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