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里的木架上,整齐摆放着一排排蚕簇,不少白白胖胖的蚕忙着吐丝结茧,洁白饱满的茧铺满了蚕簇……这里是陕西石泉县新兴村有名的“养蚕大户”刘小兰的家。刘小兰正在照看家里的蚕茧。
石泉县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是国家秦巴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当地兴桑养蚕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就是蚕桑丝绸生产的重要产区。如今,石泉依然是西北蚕桑大县。
官方资料显示,石泉县现有桑园面积70282亩,养蚕农户近万户,占总农户的22%。2019年全县蚕桑产业总产值达16亿元,其中农民蚕桑产业综合收入4亿元。
刘小兰原先也是村里的“困难户”,一家人生活压力很大。她看到周围村民都以养蚕维持生计,加之当地悠久的养蚕传统,便也动了心思,“在家养蚕既能照顾小孩,还能有些收入。”
“白手起家”的刘小兰没有土地和桑园,就流转别人家的,遇到不懂的技术,就去别人家里学或者找资料自学。十几年来,从没有桑园到拥有30多亩优质桑园,从年养几张蚕到现在年养三四十张蚕,刘小兰慢慢成了村里有名的养蚕能手,日子也一天天富了起来。
刘小兰通过养蚕致富的经历,在周边村民中发挥了带动作用。不少村民开始跟着她养蚕,并经常向她咨询讨教养蚕知识。她毫无保留地把桑蚕的养殖方法传授给贫困户,从采桑叶、喂蚕料、护蚕茧等环节提供一系列的指导服务,村民称她为“蚕老师”。
“每天照看了自家的蚕后,我就抽时间到其他农户家里去技术指导,通过养蚕我不仅自己富了,还带着不少贫困户共同致富。”刘小兰告诉记者,两年前她还创办了家庭农场,为210余户蚕农共育小蚕1300余张。
由于小蚕的孵育技术要求高,养好小蚕是确保收成的关键。“养好小蚕一半收”便是蚕农的经验总结。
“蚕农把蚕种放在我这,我养到三龄后再交给他们,即便是没啥技术的人,我把育好的小蚕给他,也能保证产量。”刘小兰说,通过小蚕共育模式,蚕农规避了染病风险,缩短了养蚕时间,实现了蚕茧优质高产,蚕农每养一张蚕可实现增收1500元到2000元左右。
石泉县蚕桑产业的龙头企业陕西天成丝业有限公司,是目前陕西唯一的织绸生产企业。记者在此采访看到,工人正在车间里忙碌,雪白的蚕茧经过高温蒸煮刷洗,在缫丝机上抽出细细的丝线,最终扎摞成一束丝。
据该公司党支部书记孙浩勇介绍,企业与全县近万户养蚕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其中贫困户1176户,农民的养蚕收入有5000万元,助力农民增收和脱贫。
官方表示,2014年以来,全县有3460户贫困农户从事兴桑养蚕,其中2118户通过养蚕已脱贫致富。2019年全县贫困户养蚕5596张,蚕茧收入790万元,户均蚕茧收入8458元。蚕桑产业扶贫益贫效果明显。
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严晓鹤表示,通过发展蚕桑产业,目前石泉已建立起农、工、贸、文、旅一体化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
1984年,当地民众挖沙淘金时发现了一条“金蚕”。村民拒绝了文物贩子8000元收购的企图,把“金蚕”捐献给了当时的陕西省博物馆,后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鎏金铜蚕”。
当地通过挖掘“鎏金铜蚕”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金蚕之乡、丝路之源”文化品牌,加快蚕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蚕业+文化、蚕业+旅游、蚕业+小镇、蚕业+美丽乡村的生产、生态、生活融合的产城人文新业态。
位于“鎏金铜蚕”出土地的中国金蚕小镇,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建设的,官方计划通过金蚕小镇建设,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镇内100%贫困户实现脱贫,100%农户实现就地就业,同时围绕高端丝绸服饰、蚕桑生物健康、康养休闲旅游等产业,实现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完)
来源:中新网陕西 记者 边峰 梅镱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