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马川 | 自由栖居 仅84席合院 敬献得意人生
  • 无界长安广告
  • “我眼中的幸福安康”抖音短视频大赛
  •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 聚焦基层统战工作创新实践
陕西
English
陕西内容 国际表达
三秦大地 :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地市 > 安康 > 正文

生态兴汉滨

生态兴汉滨
2020-06-01 11:09:54 来源:安康新闻网

汉滨区是全市中心城市所在地,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和区位优势。同时,总人口102万,占全市三分之一,是全省唯一贫困人口超过10万人的深度贫困县区,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

肩负生态和发展“双重压力”的汉滨区,近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新一轮退耕还林为契机,全力践行“两山”理论,厚植生态底色、培育绿色动能,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相融的绿色之路。2019年,该区如期脱贫。同年9月2日,该区林业局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开表彰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为全市10县区唯一获此殊荣单位。

如今,在转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该区锁定生态和发展的融合共生,走绿色崛起、生态赶超的跨越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该区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释放出的生态红利,不仅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更让全区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生态福祉。

培育绿色动能夯实振兴基础

汉滨区国土总面积3648平方公里,林业用地374.5万亩,山地资源占86%,农业人口79万人。

面对发展与保护的压力,该区抢抓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机遇,以新一轮退耕还林为契机,将“生态”上升到战略层面,坚持“生态为本,民生为上”,精心谋划、精细组织、精准落实,创新探索出“政府包抓、业主包建、合作社包联、园区带动”工作机制,政府出台激励奖补政策,放活农民“三权”,山当田种,林当园管,使退耕还林工程成了名副其实的富民工程、扶贫工程和振兴工程。

汉滨区委书记王孝成说,汉滨区的优势在生态,特色在生态,发展也在生态,可如何把生态优势化为发展优势,将绿水青山兑换成金山银山,既与该区区委政府将“生态立区”上升到战略层面密不可分,也靠全区总动员、全民齐参与,甩开膀子抓落实。

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启动实施后,该区结合实际,放眼生态经济视野,制定出台中长期规划和政策意见,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区域化布局和板块化推进原则,重点以“北山核桃,南山茶叶”为布局,推动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全区建成11个核桃产业示范镇和9个茶叶基地镇,成功打造2个核桃产业长廊和3个茶产业带,形成“一湖五河十镇百园”退耕还林生态产业集群。

位于汉滨区西南部边远山区的洪山镇,有5781户22445人,其中在册贫困户达3891户,属该区深度贫困镇之一。近年来,该镇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以“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建成大运大豆、长青核桃、天瑞源蔬菜等6个市级农业园区,全镇65%的贫困户实现在产业链条上脱贫致富,该镇也成功跻身为该区产业名镇之一。

在汉滨区区长范传斌看来,退耕还林既是生态工程,也是民生福祉,更是一项经济活动。因此,该区放大政策引领效应,在充分保护退耕农户权益的基础上,通过“以奖代补”调动市场要素向退耕还林聚集,打造一镇一业一龙头、一村一品一园区,促进退耕还林向集约化经营发展。

洪山镇乾隆村40岁的周在军,是当地有名的返乡创业能人。2014年以来,利用退耕还林项目政策,先后流转土地建成3500亩油茶基地,成为区级林业示范园。园区以“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对种苗、建园、管护、采收、加工实行“五统一”集约化管理,辐射带动农户发展油茶近1万亩。截至2019年底,园区带动贫困户120户脱贫,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一个“绿”字,奠定了汉滨区发展走向,绿色作底,厚积薄发。

关键词:生态,绿色发展

为您推荐